以发明创新促员工技能提升——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冬凉
发布日期:2017-08-05 18:36    文档来源:本站    作者:

2016年5月,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李冬凉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李冬凉是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地面服务分公司站坪部经理。多年来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立足岗位开展发明创造,不仅设计制作了航空器模拟器,而且总结个人多年工作经验,编写了易于操作、实用性强的特种车驾驶员培训教材,为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特种车驾驶员培训和技能提升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立足岗位发明创新,摆脱培训困境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航班量的显著增长,用于服务航班的客梯车、飞机牵引车等民航特种车辆也明显增多。由于条件限制,特种车辆的驾驶员只能对着车库内的白墙进行客梯车、升降平台车、对接航空器舱门等上岗前的培训,驾驶员难以掌握不同机型高度和对接距离,培训和实际操作有差距,上岗后安全压力就会更大。

怎样破解特种车驾驶员培训的难题?负责管理特种车队的李冬凉脑海中浮现出制作一台航空模拟器的想法。

李冬凉是特种车驾驶员出身,自己不会绘制图纸,他找到一位学习设计的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朋友绘制了一张制作图纸,但他看不懂。于是他按比例缩小实际航空器尺寸,经过选择材料、切割、焊接等多道工序,用时三个月完成了一个“袖珍”航空模拟器。朋友按照1:50的比例放大,绘制了图纸。从零配件组装、喷漆,李冬凉以A320标准拖把长度为基础,以飞机原理为原型,自行设计制造了特种车辆训练用的可移动航空模拟器。

目前,模拟器成为了特种车驾驶员开展日常培训的重要工具,驾驶员在培训过程中能够模拟保障飞机的真实场景,大大降低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014年9月,首届中国民航航空器地面设备职业技能大赛在呼和浩特机场举办,航空器模拟器在大赛中崭露头角,得到了参赛选手和评委的一致好评。2014年,可移动航空模拟器获得国家专利,并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编制简单易学培训教材,提升培训质量

据了解,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地服分公司现有特种车驾驶员61人,平均年龄46岁,初中文化程度的员工占比达46%,理论学习能力不强是大家的通病。面对这种情况,李冬凉又有了新的想法。

从事多年特种车管理工作的李冬凉认为,理论是基础,基础知识的学习要靠培训教材,他考虑通过图片教学的方式帮助驾驶员加深印象。李冬凉将作业指导书采用图片配以简要说明的方式进行编写,学员不用死记硬背了,培训的效果也上去了。

随后,李冬凉用2年的时间完成了牵引车、平台车等十几个车型的培训教材初稿编写工作。教材内容简单、易于操作,还添加了常见故障应急处理办法,实用性强,得到了民航上级领导和同行的认可。

2014年,内蒙古民航特种车辆培训学校成立,李冬凉牵头以特种车辆教材为脚本,制作视频教材。视频时长短、重点突出,易于学员掌握。该视频也成为中国民航首个特种车辆教学的视频教材。

培训效果显著,创新之路不停歇

理论学习有了简单易懂的教材,实操练习有了模拟飞机,李冬凉的创新项目在特种车驾驶员培训工作中效果逐步显现,公司特种车驾驶员驾驶技能稳步提升。

据了解,目前,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地面服务分公司多数特种车驾驶员都能够掌握8种以上车型的驾驶技术。公司特种车驾驶员李晓伟、孙凌波还在首届中国民航航空器地面设备职业技能大赛中,分别荣获“全国民航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和“金牌员工”称号。2015年4月,李冬凉个人也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

然而,对于李冬凉来说,创新之路却从未停止。

近年来,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积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开展创新。2012年,李冬凉率先牵头组建了“李冬凉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建立后,他带领工作室成员进行发明创新,完成小革新、小发明10余项,不仅解决了生产保障中的实际问题,而且提高了成员的综合素质。他还带领工作室成员积极探索特种车辆维修和保养的规律,在电源车大修工作、加装摆渡车空调、牵引车大修等项目中,他们通过优化流程、自修、改装等方式,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维修成本。

李冬凉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勇于创新,带头实干。如今,他带头开展的创新项目全部运用到了日常的培训教学工作中,为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特车业务发展做出了贡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