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集团用科技创新打造行业新标杆
为聚焦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彰显国企担当,增强自治区国资国企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日前,自治区国资委第八届“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报道活动走进包钢集团,近距离感知包钢集团依托科技创新打造行业新标杆的生动实践,聚焦包头稀土研究院科技创新成果和基层一线创新的精彩故事,科研人员肩负使命,不负重托;传承火种,抱薪拾柴,不断点亮科技创新的华美篇章。
——题记
擘画崭新蓝图,开创美好未来。8月16日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如期开幕,汇聚各方资源,科技创新为加快建设“两个稀土基地”和“世界稀土之都”提供了全方位智力支持。在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的目标任务中,包钢集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力抓好稀土新材料产业链延伸,加快推动稀土应用产业向高端和前沿领域拓展,以实绩实效更好承担国家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包钢集团建立起了面向国家、服务行业的多层级研发创新体系,有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内的1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3家院士工作站,42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93%;钢铁、稀土产业两大支柱产业具备强大的创新实力。包钢集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应用创新,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企业加大产品和技术创新力度,科技创新实践焕发出勃勃生机。
创新先进工艺应用 为稀土冶炼水平注入新动能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包头稀土研究院于1960年筹建,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挂牌成立,1992年并入包头钢铁稀土公司(现包钢集团)。多年来,包头稀土研究院立足创新型人才培养,在科技人才选、用、育、留上不断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构建起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引进培养系统工程,打造了一支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专业研发团队。近年来,1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共培养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全国科技优秀工作者1人,自治区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11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2个,新世纪321人才11人。
来自基层生产一线的创新研发队伍,同样为包钢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包钢集团首席技能大师、北方稀土冶炼分公司的张文斌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技术改进项目的动人事迹正是包钢人彰显国企员工担当的一个缩影。
2019年,张文斌团队试验开发的“万吨级轻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工艺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研发成功。该项目填补了碳酸稀土工业化生产连续沉淀领域的空白,推动了湿法冶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带动中国稀土行业智能化生产迈上新台阶。其创新新工艺在北方稀土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淄博灵芝、甘肃稀土等厂家成功应用后,设备生产能力提高43%,电耗降低29%,二氧化碳减排80%。该项目荣膺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交流活动一等奖,张文斌荣登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讲台,捧回用智慧与心血、时间与坚韧锻造而成的崇高荣誉。
包钢集团科学构建职工立足岗位全员创新、依托班组团队创新、职工创新工作室引领创新“三位一体”的职工创新体系,实现了职工个人价值与企业改革发展的紧密融合,极大促进了职工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领广大包钢集团职工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成为一支助力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创新产学研合作 撬动新兴项目开发取得新突破
从“挖土卖土”到“点土成金”、从“世界级储量”到“世界级产业”,包钢集团以稀土为重心的战略转型,促使稀土产业创新研发迈出“加速度”。多层次建设创新平台,全方位强化产学研合作,人才系统培养、盯住培养、精准培养,构建了“源头培养—良驹计划—骏马计划—千里马计划”4个全流程培养人才队伍模式,通过不断合作引进院士专家等高层次科研及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使得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效果大幅跃升。
从实验攻关到硕果盈枝,从规模壮大到产业延伸,包头稀土研究院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稀土研发机构,承担着各级各类项目2300余项,先后获得包括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奖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00余项,国际国内授权专利300余项,在稀土选矿、稀土冶金、环境保护、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等领域产生了一大批前沿成果。
“包头稀土产业发展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不可比拟的产业优势,还有与新能源耦合发展的特有优势。”包头稀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志强说。
在围绕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两个稀土基地”的进程中,通过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稀土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创新科研平台,适时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进入包钢,开展交流、指导、创新,形成了完备的稀土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体系,对标国家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框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强化包钢集团进一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事项的能力,为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不久前,由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携手推进“新型稀土功能医用产品研发”,成为产学研共同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包头稀土研究院亮出科技创新“利器”,瞄准发展核心开展技术攻坚,利用研发的“最强大脑”,提振产业发展的“最强板块”,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新成果。
8月28日,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成功研发的多款稀土纤维亮相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该项目将稀土功能材料成功引入到纺织品中填补了稀土在纺织领域应用的空白,惊艳了国内外纺织界。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与中纺院天津纺科联合开发的稀土蓄热温升纤维、稀土降温隔热纤维等产品颠覆了人们对稀土功能材料的认知。“依靠稀土资源优势,包钢集团突出稀土领域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大力推广搭载稀土热返技术的安踏炽热科技羽绒服等‘黑科技’产品,稀土产业链的延伸,将开拓出更大的市场空间。”包钢集团党委常委王臣说。
包头稀土研究院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创新研发应用的生动实践,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科技创新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
创新激励制度 拉动应用领域实现新拓展
“走在前、作表率、带好头”,成为包钢集团高标准高起点谋划产业链延伸、努力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紧密配套集聚的总要求。适时提出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产品定位,标定了科研、人才参与整合的时间表和线路图。
今年前8个月,包钢股份稀土钢产量迅速攀升,实现掺氢天然气管线钢在全国的首发,率先在区内投入包钢稀土锌铝镁镀层产品并推出系列高强耐候抗震H型钢,契合了地区经济发展需求。
今年5月,包钢集团成功量产380HB高强度热处理钢轨,并成功出口墨西哥用于铁路建设,创造了高强度热处理钢轨批量出口的历史,标志着包钢集团进入国内生产高强度级别热处理轨企业行列。
今年6月,包钢集团再一次惊艳业界——全国首台套固态储氢系统示范装置亮相包头,为工业用氢、储氢贡献了新的“包钢智慧”。包钢稀土新材料以及稀土和氢能的应用场景突飞猛进,释放出无穷活力。
包钢集团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稀土领军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奖励力度,拉动应用领域实现新拓展。包钢集团党委常委王臣说,“包钢集团立足科技创新平台功能定位,聚焦稀土新材料研究和高质化利用,建好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平台,打造稀土新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继续在经济发达地区布局‘研发飞地’,为稀土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源动力’,为自治区‘两个基地’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去年,包钢集团大幅提高科研成果奖励力度,深化实施揭榜挂帅、双契约、科改示范行动、科研项目转化股权激励等改革,全年投入研发资金45.51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年获行业级科技成果奖16项。截至2022年底,包钢集团拥有专利2073 件,兑现公司外部获奖成果奖励1020万元。北方稀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2022年包头稀土研究院在“科改示范企业”评估中获评“标杆”,是自治区国有科技型企业在国家组织实施改革示范工程评估中的最好成绩。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行业领先的科研优势、实力雄厚的规模优势、协同联动的发展优势撑起了包钢集团“链主”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展望未来,在科技创新引领下,包钢集团将紧扣国家战略需求,锚定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释放应用领域发展新动能,以更大的格局和视野谋划企业发展未来,为建设“两个稀土基地”贡献包钢力量,在助力材料强国、建设稀土之都的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续写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