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科研路上的“钢铁之花”
——记包钢技术中心科研人员涛雅
发布日期:2017-08-05 18:12    文档来源:本站    作者:

超越风速的高铁,是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一张金色名牌。支撑列车飞驰的钢轨,是包钢打造世界一流的象征。致力于钢轨、型钢、线棒材、特殊钢等产品研发及生产工艺改良等科研工作的长型材研究所,在这铺设在全国及世界各地的每条钢轨上,倾注了无数的汗水与智慧。而带领这支科研团队的正是包钢技术中心副主任,一名蒙古族科研人员——涛雅。

兢兢业业,科研路上的风向标

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钢轨市场,只有靠良好的声誉、优质的服务和高品质的产品才能赢得用户的认可。在当前钢铁行业市场低迷的形势下,能够生产出符合节能、低成本、质量优、创效能力强等诸多优点的产品是公司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摆在涛雅和她的团队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然而,在这位蒙古族女性的身上体现出的坚韧不拔、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和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增加了团队成员的信心,也成为每位科研技术人员心中的风向标。

2015年年末,在包钢每米60公斤U75V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设计与开发确认会上,包钢该规格热处理钢轨以其卓越性能赢得在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专家一致认可,并顺利通过了评审。涛雅就是包钢主要汇报人之一。

每米60公斤U75V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只是涛雅团队与轨梁厂为主的技术人员和岗位职工共同培育的新产品之一。这些年,出口的美标、欧标钢轨,热处理钢轨等产品,构成了包钢钢轨新家族,也丰富了涛雅和她的团队的科研世界。

钢轨联系着乘客的生命,关系着包钢的品牌与荣誉。京沪高铁开通后,包钢高速轨占其六成,并创造了至今无人打破的486.1公里的时速。但在这飞驰电掣的极速背后,却始终潜藏着不露声色的挑战。运行一段时间后,在济南至枣庄区间,一段钢轨表面出现剥离现象,铁路部门立刻召集包钢、铁科院等单位实地检查,进一步确定原因。

这段高铁只有在午夜一点以后才有停运时间。爬上几十米高的高架桥,旷野的朔风异常凛冽,涛雅衣服瞬间被风吹透,不得不再买来保暖衣穿在身上御寒。经过连续三个夜晚的认真勘察,最终证明钢轨表面剥离现象是因铺轨设备操作不当造成,与产品本身质量无关。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站在高架桥上,涛雅悬着的心落了地。

热情温厚,科研路上的领路人

作为技术中心副主任,她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研人员“传帮带”等各种技术传承人才培养活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以工作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带领新入厂或经验不足的青年人,签订“师徒协议”,加强青年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在涛雅的精心培育下,一批优秀青年脱颖而出,成为科研队伍的主力军和先锋号吕刚、高明星、赵桂英分别荣获“全国钢铁行业劳动模范”称号、公司“知识型职工标兵”、公司“巾帼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

热情温厚,是涛雅作为女性领导的另外一面。在工作闲暇之余,时常能听到涛院长爽朗的笑声。涛雅与所里的同事相处融洽,特别关心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从2015年开始,为所里过生日的职工送“生日祝福”,一盒甜美的巧克力和一本她亲自精心挑选的书籍送到职工手中;所里同事生病住院了,她主动会带领职工代表,买好慰问品去医院探望。

“比赛成绩的怎么样了?”“都去为咱们队助威!”在涛雅的眼睛里,永远都把“团队”这个词放在第一位,要求大家积极参加单位里组织的气排球、歌唱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通过活动增加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近两年,长型材研究所获得了公司先进集体、先进集体突出贡献奖、技术中心立功竞赛一等奖、排球比赛团体第一名等很多荣誉称号,这都离不开这位热情、爽朗、干练的蒙古族女领导在背后默默地付出。“不论是在运动场上,还是搞科技研发,只有团队协作、创新共享,才能通过不断努力取得成功。”一句简单的话,是涛雅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无论是在实验室搞科研、在生产现场、还是在铺轨现场跟踪观察,她都冲在第一线,不辞辛劳,刻苦钻研。作为包头市政协委员,她尽职履责,按照公司发展需求,结合包头市现有资源,编写了“关于加强企业间产业技术合作,形成有效地产业链衔接的建议”提案,被评为政协包头是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优秀提案,涛雅本人被评为优秀提案员。

目前,包钢钢轨铺在了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大秦铁路、京九铁路、青藏铁路、哈大铁路、北京地铁等铁路,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15个国家,每一根钢轨上都饱含着涛雅的汗水与付出。涛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包钢“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精神,在这条充满艰辛和挑战的科研道路上,她就是那朵绽放着灿烂笑容的“钢铁之花”。

附件下载: